“陽康”後會出現頭暈目眩,這種情況不少人都遇到。最近,福建衛生報健康大使、福建省級機關醫院神經內科嚴金柱主任醫師在門診中就發現,這段時間頭暈的患者較平時增加不少,其中以耳石癥最為多見。
女子“陽康”十多天依然眩暈不止
今年60多歲的趙阿姨(化名)已經“陽康”瞭十多天,卻依然被眩暈困擾。每次起床、躺下,甚至平躺時稍微轉動頭部,都感覺天旋地轉。
由於前段時間醫院裡的“陽人”比較多,趙阿姨沒敢上醫院,一直在傢自行服用敏使朗等頭暈藥物,但癥狀並未改善。無奈之下,這兩天趙阿姨來到省級機關醫院看診。
接診的神經內科嚴金柱讓趙阿姨做瞭頭顱CT、耳石癥變位實驗、神經電生理檢查,逐一排除病因,最後發現她的眩暈與耳石癥和前庭功能受損有關。通過耳石癥的手法復位治療,趙阿姨的眩暈得到瞭很大緩解。
分清眩暈和頭暈
據嚴金柱介紹,這段時間在門診中較多陽康後一兩周出現眩暈、頭暈的患者。國外的一項研究也表明,新冠病毒陽康患者中,43.8%的人會出現天旋地轉、頭重腳輕的感覺,還有27.9%的人會出現平衡失調。
●“在這些患者中,有四分之一是耳石癥。”因為患者感染新冠後,鈣離子代謝會出現紊亂,促使一些本就搖搖欲墜的耳石脫落。此類患者多表現為眩暈,伴旋轉、體位改變時發作尤為明顯,每次眩暈一般持續在一分鐘之內。對於耳石癥的治療,嚴金柱首推手法復位,成功率可達80%-90%,且能快速恢復。
●新冠病毒也會侵犯人的前庭神經系統,使人出現前庭神經炎。患者也會表現為眩暈、視物旋轉、走路不穩等癥狀,但持續比耳石癥長,一般3-4天,若沒就診,甚至會持續一周。若出現這些情況,可到專科做前庭評估和前庭的康復訓練。
●除瞭眩暈,還有一種暈是頭暈、頭昏。這種情況多與作息不規律引起血壓升高、動脈供血不足,或陽康後情緒較為焦慮導致睡眠不足有關。若之前沒有頭暈癥狀,陽康後一直頭暈,要特別註意血壓和情緒波動。
如何預防頭暈、眩暈的發生?
01、冬春兩季是耳石癥的高發季,曾有耳石癥發作的患者要註意,在高發期,自己哪一側眩暈比較明顯,就要盡量避免用患側側臥。
02、抬頭曬衣服、低頭系鞋帶等體位變化較大的動作會增加耳石癥發作的概率,要盡量避免。
03、當眩暈發作時,患者在起床時容易出現摔倒、行走不穩或向一側偏斜的情況,因此,起床時動作一定要緩慢,先感知一下是否存在眩暈,若有頭暈,可在傢人攙扶下行走。
04、如果是血壓變化引起的頭暈,要特別註意監測血壓,定時服用降壓藥,避免因血壓波動引起頭暈。